摘要:11月22日晚,北京中關村某車庫一輛比亞迪秦Pro EV疑似在充電時燃燒起火,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依然給人們敲響警鐘。
11月22日晚,北京中關村某車庫一輛比亞迪秦Pro EV疑似在充電時燃燒起火,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依然給人們敲響警鐘。近些年我國新能源車型保有量呈現持續上漲趨勢,但伴隨著銷量的增長,自燃甚至爆炸等事件屢見不鮮,雖然近幾年隨著技術的迭代,這類事件發生頻次大幅降低,但依然難以杜絕。尤其是到了冬季,用車環境發生變化,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更多了。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總結一下冬季純電動車使用應該注意那些事項,畢竟愛護自己的愛車,也能確保自身更加安全的出行。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目前國內新能源車型的現狀。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于純電動車的接受度正在逐年增加。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今年10月,中國新能源車型的銷量同比翻番至32萬輛,增幅高達141%;新能源車型在乘用車銷量中的占比高達19%;而去年同期,新能源車型的市場份額僅為5.8%;今年前十個月,新能源車型的交付量同比增長191.9%至214萬輛,市場份額高達13%。
根據國內某機構的統計,今年下半年國內共發生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21起,事故發生時車輛主要處于以下狀態:正常行駛過程中自燃、靜置停放自燃、充電過程自燃以及事故碰撞自燃,其中靜置停放自燃最多,達42.9%,充電中自燃次之,達23.8%。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能源車的電池安全仍在朝著良性方向積發展,著火率正在逐年降低,從2019年是萬分之0.38,已經降至2020年的萬分之0.18,近些年,動力電池研發生產企業以及主機廠正在為動力電池更加安全而做出努力。
例如比亞迪推出的刀片電池、長城的大禹電池以及廣汽埃安的彈匣電池等,都是各個廠商通過自身技術的攻堅,在保證電池性能的同時,又提升了電池的安全屬性。而除了電池本身之外,電池管理系統(BMS)與冷卻系統也在隨之升級,確保消費者在使用新能源車型時足夠的安全。
比亞迪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以及成本上都進一步實現了突破。在最主要的安全方面,刀片電池即便是在最嚴苛的針刺試驗中也沒有出現任何火花、煙霧或電解液噴出,極大地保障了使用安全。
面對熱失控,傳統思路是熱源抑制、隔離和冷卻。大禹電池則換了一個思路用上了熱源隔斷、雙向換流、熱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溫絕緣、自動滅火、正壓阻氧以及智能冷卻等理念。并且大禹電池作為一項公開性的專利,向全社會免費開放,整個汽車行業都可以共享其研發成果。
由于外表形狀類似于彈匣,“彈匣電池”也因此得名。彈匣電池具備四大核心技術,分別為超高耐熱穩定的電芯、超強隔熱的電池安全艙、極速降溫的速冷系統和全時管控的第五代電池管理系統。隨著彈匣電池的問世,三元鋰電池在安全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今后針刺不起火不再是磷酸鐵鋰的“專利”。
雖然在動力電池研發生產企業以及主機廠的共同努力下,如今電池安全技術以及電池管理系統(BMS)技術已經大幅度提升,但作為新能源車型使用者的我們,在日常用車過程中還是需要確保車輛處于比較理想的工況狀態。隨著新能源車輛的占比越來越高,相對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車型的用車方式有所差異,需要注意的事項顯然也要更多,這畢竟是兩個技術方向下的產物,所以人們對于新能源車型的使用習慣也要隨之有所變化。
冬季新能源車型注意事項
1.盡量避免激烈駕駛
首先,在確保行車安全的情況下,盡量避免急加速和急減速的情況。尤其是在冬季低溫的情況下,急加速會使電池處于大電流放電狀態,其中一部分電能會轉化為熱量白白消耗,從而影響續駛里程。同時,電池經常大電流放電,內部構造損壞的可能將大為增加。所以,平日里用車盡量避免激烈駕駛,不光對續航里程的提升有一定的幫助,對電池的養護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2.電動車也需要“熱車”
很多人都認為純電動車并不需要提前“熱車”,但其實并非如此,雖然現在的純電動車,大多都配備電池保溫技術,但面對冬季長時間的低溫環境,還是會出現低溫衰減的情況。將動力電池溫度提升到適合的工況下,自然也就避免了低溫給電池帶來的影響。所以,純電動車在冷車啟動的時候,是很有必要預熱幾分鐘的。具體做法是低速行駛一段距離,為動力電池預熱。
目前絕大部分純電動車都具備電池自動加熱功能,也就是對電池組內部的有機電解液進行加熱,從而保障電池處于正常的工作溫度。并且現在也有很多車型支持手機互聯功能,通過手機可以提前讓愛車打開電池預熱功能,并隨時查看電池溫度是否滿足正常使用。
3.盡量使用慢充
盡量做到慢充為主,快充為輔的充電習慣,雖然溫度降低慢充時間相應的會增加一些,但通過慢充來涓養電池,這樣使電池處于淺循環狀態,可以延長電池壽命。
4.盡量避免滿充滿放
其次,隨用隨充,及時充電,盡量避免滿充滿放的情況,將電池的電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盡可能的不要讓電池的電量徹底用完。并且,車輛剛剛使用完畢后電池仍然是在工況溫度下的,這時候充電,就可以減少給電池預熱的時間,提高充電效率,從而緩解冬季充電時間過長、充電量較少的現象。
5.車輛污漬及時清理
除了充電以外,隨時清理車上的污漬也有一定的必要,尤其要提醒北方的新能源車主,因為北方降雪的原因,道路上會撒融雪劑,而融雪劑很可能會對車身上的部件進行腐蝕,這一點不論是新能源車型還是傳統的燃油車型都適用,及時清理能避免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除了融雪劑之外,充電槍和充電口也要隨時觀察,冬季降雪融化之后可能會結冰,檢查充電槍和充電口避免在充電時造成短路等問題。
6.按時保養很重要
純電動車雖然沒有內燃機,但一樣需要保養,首先是要檢查車輛易損部件的損耗程度,隨后是對于輪胎以及底盤部件的檢查。并且車輛使用的各種油液(防凍液、剎車油、變速箱油等)也需要按時更換,還需要查看電池組和電機是否有外物導致破損情況,并通過診斷系統查看電池是否有故障記錄。 此外,還需要對動力系統進行檢查,檢查電機狀況,高壓線接插件是否有異常情況等。這樣才能保證車輛安全的使用。
7.盡量停在室內停車場
還有一些對條件比較苛刻的新能源用車技巧,例如冬季時盡量不要將車輛停在外面,而是選擇地庫停放,因為溫度會高一點,室內停車場可以避免在極低溫環境下充電,有利于提升動力電池的活性,一方面減少續航里程損失,另外充電效率、充電量等指標也比低溫環境下更好。如果沒有條件的話,也盡量將車輛停在陽光比較充足的停車位內,避免停在陰暗面,減少低溫給車輛帶來的負影響。
寫在最后:很多人將純電動車比喻成“電動爹”,不可否認純電動車型在冬季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各種影響。但同理的,傳統燃油車同樣需要保養、磨合等問題,既然選擇的純電動車型,必然就會有使用習慣上的一些改變,而這些改變也是為了能讓消費者有更好的用車體驗。所以,相信隨著純電動車型保有量的持續增加,純電動車型的制造廠商以及動力電池廠商也會將技術進行升級,保證更好的產品來服務消費者。(來源:愛卡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