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信通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簡稱“AII”)遴選出“2022年AII工業互聯網應用案例”,思謀科技“基于AI的汽車軸承檢測與產線物聯升級案例”成功入選,這是業界對思謀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及解決方案的高度認可。
傳統檢測方式無法滿足高標準質量要求
思謀此次參評案例的服務客戶是某全球500強汽車零部件廠商,是全球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解決方案、直線和直接驅動技術的領導企業。
軸承是汽車的關鍵基礎零部件,直接決定著汽車的性能、質量和可靠性,一直被譽為汽車的“心臟”部件。在生產過程中,該企業的汽車軸承產品型號多,尺寸范圍大,缺陷種類超過20種,包括壓傷、劃傷、異色、生銹、滲碳等。更棘手的是,90%的汽車零部件表面都涂有流動的防銹油,避免潮濕天氣使其生銹或刮傷,汽車軸承也不例外。這就導致軸承表面會產生高反光,也可能摻入雜質,增加了缺陷檢測的難度。
此前,企業采用傳統視覺技術+人工的方式檢測,但遇到了較高的產品質量風險。原因在于,傳統視覺技術無法對所有缺陷實現100%的外觀檢測。此外,質檢工人的檢測水平不穩定,頻繁發生客訴,再加上人員流動性高,用人成本不斷提升。因此,現有的檢測方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對于產品質量越來越高的要求。
一站式解決方案,集成智能檢測與數據分析,突破多項技術難題
針對企業痛點,思謀根據軸承行業的生產特性,提供了基于AI的汽車軸承智能檢測與數據分析解決方案,依托 SMore ViMo 智能工業平臺,同時針對性設計光學&核心機械機構方案,并搭配工業大數據商業智能平臺SMore BI,實現了產品的100%自動化智能全檢與檢測數據的智能分析。
源于對軸承生產工藝的深入理解,思謀自研視覺融合方案,依托SMore ViMo 智能工業平臺,將OCR字符識別、檢測、分割等定制化AI算法進行融合,形成了一個專門適用于汽車軸承行業檢測的算法庫,攻克了兩大行業難題——對生銹缺陷的精準識別,以及對臟污、壓傷缺陷的精準區分,實現了視覺技術在軸承檢測應用的新突破。方案兼容超過20種產品型號,可一次識別23種缺陷,檢出≥99.59%,過檢率≤5%,檢測水平領先行業。
不僅如此,思謀行業首創獨特的光學整體方案,采用站立式旋轉拍照,設計了主動+從動雙軸模式,既能解決軸承OD面平放成像時造成的像素失真、產品打滑問題,又能避免混入雜質造成二次污染,從而高精度100%呈現出缺陷大小、尺寸等真實信息,保證檢測的穩定性。在機械設計方面,思謀自主設計了設備方案,適用于大、中、小型各種尺寸軸承的缺陷檢測,最快檢測速度達到120個/分鐘,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至少50%,可無縫對接客戶產線,并能快速適應產品切換需求。
同時,思謀為客戶提供了工業大數據商業智能平臺SMore BI(Business Intelligence),集成思謀AI算法能力,幫助企業實現工業場景下的數據可視化與預測分析。SMore BI提供多樣化數據源對接,包括mysql、oracle等20余種,幫助企業進行多樣數據管理;自研數據加速引擎,海量數據分析秒級響應;企業級數據權限管控,確保數據安全;操作簡單,通過鼠標拖拽點選,新手也可制作可視化圖表。SMore BI讓數據看得見、用得著,為生產提供工藝分析、質量追溯、預測性維護多維度的決策支持,從而實現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產管理效率的目標。
打造閉環式交付模式,行業通用性極強
思謀汽車軸承智能檢測與數據分析方案應用到產線后,達到了超出客戶預期的成效:處理速度≤ 0.2秒/片,日均處理產品數量超過20000片,降低人力成本約80%,檢測速度提升100%。目前,該方案已經復制到客戶的4條產線中,持續為客戶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該企業生產部門負責人對思謀給予了高度評價:“思謀AI技術解決了一直困擾我們的產品質量問題,流入市場的產品真正實現了零缺陷?!?/p>
思謀不只提供單點算法能力,而是打造了汽車軸承智能檢測與數據分析的全棧式解決方案,從AI算法開發、軟件開發到光學設計,聯合設備廠商,形成了閉環式交付模式,可提供給客戶一站式落地方案,具備極強的行業通用性與可復制性,可以滿足國內外各類汽車軸承廠商的檢測與數據分析需求。思謀將持續用AI打造全棧式的行業解決方案,切實為客戶解決生產痛點,實現降本增效提質的目標,助力工業制造數字化、智能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