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
想必大家對這句廣告詞都非常熟悉。
桑塔納當年非?;?,可以稱得上是里程碑式的車型了,它不僅見證了中國汽車起步階段,更重要的是它讓國人的汽車夢想變得不再遙遠。
正是基于三十多年的品質歷練所帶來的高口碑,桑塔納的銷量一直非常強勢,即使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它仍然在細分市場上有力的占據了一席之地。
30年來,從普桑到桑塔納2000、桑塔納3000、桑塔納Vista,再到如今的新桑塔納家族,桑塔納品牌的銷量已經累計達到550萬輛。
說了這么多,我們一直說的是桑塔納輝煌的歷史成績。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30年過去了,桑塔納依然賣得不錯。但是已經沒有了起初的獨占鰲頭。
2018年1~7月,桑塔納已經累計銷量15萬臺,表現依然很強勁。強勁歸強勁,如果細看,我發現了一個問題,桑塔納7月銷量14000多臺。
而上個月銷量28000臺,相比較上個月數據,7月銷量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桑塔納到底怎么了?是一時失手嗎?
首先是內部競爭過于激烈
大眾在轎車市場就是一個無敵的存在。所謂無敵,不是它單款車型銷量有多高,而是它幾乎每一款車都是熱賣。
首先要說的就是朗逸,常年的銷量冠軍;速騰,寶來,捷達,桑塔納,隨便單拎出來哪一個,都是兩三萬的月銷量,這要放到其他品牌,絕對是頂梁柱般的存在。
但在大眾內部,就只是小弟而已。
這是一個甜蜜的負擔。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大眾內部的競爭太激烈了。
從7月銷量來看,朗逸33801臺,速騰25131臺,寶來19713臺,捷達20223臺,就連邁騰都已經達到17840臺了,而桑塔納14000多臺的銷量顯得亮點不是那么多。
朗逸、寶來已經換了新的平臺,和之前相比完全實現了鳥槍換炮。速騰一直都是拳頭產品,在大眾的產品序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捷達和桑塔納相對來說,由于搭載的是老舊平臺,產品力并沒有那么強,只是借著以往巨大的名氣,在收割10萬元以下市場。
從這個角度看,捷達和桑塔納不管是誰銷量下滑都在意料之中。
只不過這回的主角恰巧是桑塔納。
對于桑塔納來說,銷量下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它的1.5L新車上市,老款車型正處于清倉時刻,銷量下滑也屬正常。
其次是外部競爭更激烈
這兩年,自主品牌的發展相當迅猛。轎車當然沒有SUV那么亮眼,但也讓人印象深刻。
其中以吉利帝豪最具代表性。外觀內飾就不用說了,吉利自從收購了沃爾沃開始,在設計方面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車型越來越耐看。
而在最核心的發動機、變速箱方面,帝豪采用的是1.5L自吸發動機,最大功率80千瓦,最大扭矩140牛米,和桑塔納最新的1.5L版本(最大功率81千瓦,最大扭矩140牛米)相比,并不落下風。
而最關鍵的配置方面,帝豪更是完勝桑塔納。我們就以雙方最新的頂配車型桑塔納1.5L自動舒適和帝豪1.5L CVT尊貴版相比,在安全配置方面,帝豪多了前后頭部氣囊、胎壓監測,其他方面,帝豪多了倒車影像、上坡輔助和自動駐車還有LED遠近光燈等實用配置。
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7月銷量排行榜,榜單前列的大多是卡羅拉、軒逸、思域、以及大眾旗下的朗逸、速騰合資車型,大眾的車型,我們就不說了,就說非大眾系的合資車型,它們的車身尺寸比桑塔納大,配置也比桑塔納更豐富,當然價格也要高上一級。
這說明了一個事實,現在消費者非常理性,他們更看重性價比,這個性價比并不是簡單的價格低就行了,它還包括更好的駕駛體驗和乘坐體驗。大家的關注點和十幾二年前不一樣了。
這當然不是說桑塔納就被淘汰了,而是說現在的市場環境發生了改變,消費者也發生了變化,可的選擇車型更多了。
桑塔納已經不再是買車關注的焦點。
根本原因是自身實力下降
除了剛才說的內外部環境競爭的因素,桑塔納銷量下滑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身產品力的下滑。
現在是一個更重視顏值的時代,很多車型外觀方面設計的都非常出彩,而桑塔納的外觀和內飾一直堅持中規中矩,在市場競爭中并不出彩,更談不上占優,之前的銷量之所以還不錯,更多的是情懷和那個“VW”的LOGO在起作用。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那就是減配。
在售的桑塔納,低配車型的在內飾用料方面則是能省就省,都是大塑料當家。低配車型這么干,倒也能理解。
但走量的車型也在減配,除了頂配外,大部分車型都使用的是后輪鼓剎,全部都沒有ESP,倒車影像,1.6L的風尚版車型居然連駐車雷達都沒有,甚至引擎蓋上的那塊隔音棉都被減配掉了。
當然有人會說,別看桑塔納外觀內飾配置和同級競品相比,全面出于劣勢,但價格的優惠力度還是很大的。
價格便宜了不少,還能買個大牌子,何樂不為呢?我倒不這么認為。
現在消費者買車更多的是看重性價比,性價比并不意味著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