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于9月19日正式施行的車險綜合改革終于塵埃落定,對它的種種解讀也在第一時間得到了驗證。
簡單來說,針對車主,第三者費用下降,而車損險看似多了保障,但實際費用在提高。針對渠道,呈高保障、低手續費返還趨勢,那么修理廠該如何實現贈送項目與車險捆綁式銷售?如果繼續返現給車主以保持客戶不流失,修理廠會倒貼嗎?
云南快馬汽車服務集團的創始人鄭旭偉對此表示,車險作為金融產品中相對標準化的產品,改革或許會牽動保險公司、修理廠部分利益,但也是在培育更公平的競爭環境。
作為一家以服務保險客戶起家的綜合性連鎖修理廠,鄭旭偉在接受AC汽車采訪時表示,快馬汽車在云南昆明地區的年銷售額可超7億元,為23萬車主提供保險及延伸服務。
鄭旭偉認為,快馬汽車體量越大,越有可能抵消此次費改帶來的沖擊。
“我們預估昆明的車險總盤約有200億元,費改后或降至150億元,總量的下降意味著快馬汽車要達成預期目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從另一角度說,費改使大家看似站在了統一起跑線,實際上車主既看中贈送的附加服務,也注重實際的保費數額,具備實力的修理廠更易脫穎而出?!?/span>
01、車后與車險跨界合作
在2017年之前,鄭旭偉經營一家汽修門店,從業多年的他很敏感,意識到保有量日趨增長的汽車后市場,車險作為其中重要一環充滿“商機”。
彼時,電銷車險以其“便捷、省錢、高效”的優勢,獲得車主們的廣泛認可。但在為客戶提供一系列售后服務方面,電銷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鄭旭偉果斷引入從事電銷車險股東,共同成立快馬汽車品牌,為現有的車險客戶提供洗美、保養、維修和鈑噴等服務。
鄭旭偉表示,雙方以一種最簡單的方式進行合作,一方面補足了電銷車險的短板,另一方面也為修理廠帶來大量的優質客戶。
據介紹,當時第一家快馬汽車開業,占地3000平,以800萬的車險銷售額為基礎,帶來了1000個客戶,經轉化為門店增加了10-20萬的營業額;次月快速攀升至60-70萬,第三個月達到90-110萬。隨著車險業務的同步增長,門店營業額最高達到了140萬。
由于目標客戶群體精準,快馬汽車陸續在昆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新開業的多家修理廠,60%并不在主干道上,“一是租金貴,二是位置不好找?!?/span>
而好處就是面積足夠大??祚R汽車目前擁有18家直營,5家加盟修理廠,面積從1500平米到10000平米不等,其中停車面積甚至達到5000平米,總占地超過85000平米。
與此相反的是,隨著門店越開越小,社區店漸成趨勢??祚R汽車大店的服務項目雷同,如汽車和保險銷售,以及洗美、保養、維修、鈑噴等服務,卻并沒有獲得更廣的服務半徑,為何不考慮“1+N”模式呢?
鄭旭偉認為,修理廠服務周邊3-5公里的概念不夠準確,以昆明200萬車主計算,以直徑30公里劃分區域僅3個,也就意味著每公里覆蓋的客戶數量約為7000個?!叭绻馨阎車还锓秶鷥鹊目蛻魸B透率做到70%,就足以養活一個修理廠了?!?/span>
對快馬汽車來說,初期迅速擴張而不在意位置偏僻,但實際或多或少都有一定影響。特別是未來快馬汽車計劃重點布局昆明城區,需要改變之前策略,要將門店開在主要交通干線上。
一方面,作為綜合門店的補充,城區門店將成立洗美品牌“龜丞相”,以店中店洗美項目服務修理廠客戶;又可以作為保險贈送的服務,形成引流效果。
另一方面,城區門店由于環保政策限制,將減小由保險帶來的流量占比,同時改變修理廠的業務占比,從最初的鈑噴和保養業務的9:1,到三個月后的8:2,再到目前的6:4,逐步擴大維修保養的份額。
這樣做的好處有二,一是要減少修理廠在環保方面的成本支出(總計每月8-15萬),二是提高工位的利用率。
在鄭旭偉看來,快馬的轉型也表明,車后與保險銷售跨界合作的機會越來越?。阂环矫媸潜kU公司積極擁抱互聯網,使得電網銷保險業務競爭激烈;另一方面,由保險延伸的車后需求已經被大店瓜分殆盡,無利可圖。
02、費改加速門店轉型
快馬汽車由鄭旭偉和另外兩位負責保險銷售的股東共同成立,鄭旭偉主管門店運營管理,另兩人負責共計700人的電銷團隊,2020年平均每月車險銷售額分別為5000萬和1200-1600萬,年銷售額可超7個億。
“7億元的保費可以帶來23萬客戶流量,按照每個客戶3次/年的進店消費次數,可帶來69萬次進店量?!庇纱藥砜捎^的增長。從產值上看,快馬汽車成立當年900萬左右的產值,2018年超過了3000萬,2019年達到7000萬,2020年則定下了1.2億的產值目標。
鄭旭偉看到快馬汽車四年來產值高速增長,原因在于與保險銷售深度綁定,高度依賴通過保險推送的流量。
“我們算了一筆賬,以快馬汽車600臺的日進店量,要消化69萬次的龐大流量,未來3年內至少還要再開50家門店?!?/span>
用鄭旭偉的話說,在保險流量源源不斷的供給中,快馬汽車用目前的服務能力為現有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但他依然擔心,單一渠道的引流方式會不會在將來成為快馬汽車的軟肋。
9月19日的費改新政如約而至,壓縮了昆明整個市場的保險份額,預計保費總收入將從200億元下降到150億元。
鄭旭偉認為,“車險費改新政,意味著我們原來用100單做到的保費收入,現在可能需要做130單才能達成。好在市場份額減少并沒有對快馬汽車的增速造成太大影響,但多出來的30單任務,就要各憑本事去搶了?!?/span>
如何去搶?
鄭旭偉表示,快馬汽車接下來在提升客戶服務體驗的同時,會將“引流”作為發展的重中之重。
第一,向洗美、保養業務傾斜。一方面成立“龜丞相”洗美品牌,目前自有洗車店8家,外包26家,快速覆蓋更廣的服務區域;另一方面開設第一家社區店,以洗美+保養為主,擴大服務半徑,深入客戶群體。
據介紹,洗車門店主要滿足客戶需求為主,為保證服務品質,外包價格在27元左右;社區店標配3個洗車工位,4個保養工位,開業三個月,營業額就達到30萬。
“相對來說,昆明修理廠的成本支出中,占據主要部分的是人工。但我們通過越來越多的進店流量,從而提升服務能力,接著引入更多的流量,形成前后端的良性循環。只要門店過了盈虧平衡點,多余的增量就是利潤,所以現在一時虧損,快馬汽車都可以接受?!?/span>
第二,拓寬引流渠道。如外拓營銷、地推、客戶轉介紹、自然進店、異業合作以及保險銷售等,并加大對前端的保險銷售、外拓團隊和地推人員投入。
在引流方案上,贈送項目實時變動,如保留洗車和保養兩個剛需項目,而對四輪定位、空調清洗、霧化消毒和貼膜等進行隨機組合,滿足客戶需求。
“多渠道引流,快馬汽車才能做成有利潤的修理廠?!?/span>
03、五大板塊構建競爭力
正如所說,快馬汽車的保險客戶主要以昆明市場為主,當客戶流出外地需要服務時,快馬汽車也可以快速響應。
目前,快馬18家直營修理廠全部開在昆明,每個地級市發展一家加盟店??祚R在加盟店占股70%。
鄭旭偉坦言,創業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在快速拓店的過程中,還需要注重門店的運營和管理。
“快馬汽車的主體結構分為5大板塊,有保險銷售、修理廠、洗車品牌、本地車小程序和培訓學校,構成整個品牌運營系統?!?/span>
據鄭旭偉介紹,本地車小程序是由快馬汽車研發的車主服務平臺,保險銷售贈送給客戶的各項服務,都在“本地車”上以電子券的形式發放,客戶到店后核銷二維碼即可。
“本地車需要通過一定流程進行深度綁定,我們認為客戶在付出了沉沒成本后,才不會輕易拋棄該程序?!?/span>
事實上,本地車于2020年1月開通,預計在年底實現累計用戶13萬+,2021年達到20萬+,3年增長至30萬+。截至目前保險贈送服務的轉化率在40%左右,但鄭旭偉并不滿意這個數據,“不斷留存客戶流量的同時,我們在提高轉化率方面,還有很大空間?!?/span>
培訓學校主要為快馬汽車員工培訓輸出,旨在定位員工崗位職責和提高個人能力。后期將對外開放,為其他修理廠進行有償培訓,從而實現獨立盈利。
鄭旭偉認為,員工管理并不止于培訓,還有最重要的兩方面——薪資待遇和晉升通道。
其中,快馬汽車采用底薪+提成的方式,實行按勞分配;同時,提供一定晉升通道,對優秀員工按照門店原始股出資比例進行股權分配。
“盡管我們在不斷優化員工福利,但人才緊缺依舊是修理廠面臨的最大難題。對快馬汽車來說,更缺懂鈑噴業務的大店店長?!?/span>
另外,由于鈑噴和保養業務體量足夠大,快馬汽車在油漆和機油產品上,具備正規的渠道資質,既可以保證產品品質,也能為加盟店賦能。
鄭旭偉表示,除在新康眾、開思等平臺采購外,也與當地及省外汽配經銷商合作,每月采購額約在300萬左右,后期根據發展需要會考慮自建供應鏈體系。
基于此,快馬汽車以保險銷售為流量導向、在修理廠進行轉化留存,一則形成優質服務能力,二則打造品牌屬性,從而覆蓋范圍更廣、更為密集的終端車主,不斷提升市場份額。
面對回避不了的電商連鎖競爭,鄭旭偉認為,昆明百億級汽修市場,各有各的神通廣大,無論誰來都不可能一口吞下。
“或許,汽車后市場也到了在競爭中合作雙贏的時候?!?/span>